您所在位置:首页 > 目的地指南 > 亚洲 > 中国 > 内蒙古

内蒙古NeiMengGu

内蒙古自治区北与蒙古、俄罗斯接壤,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份,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地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  但内蒙古最吸引...
详细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北与蒙古、俄罗斯接壤,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份,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地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
  但内蒙古最吸引人的还属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境内同时并存有大面积的草原和沙漠。其北部草原居全国牧场之首,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的锡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风光的好去处。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衬下,天空纯净明亮、草地辽阔壮丽、空气清新、牛羊成群,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而亲切。内蒙古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比较著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等。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风情更为内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朴自然的神韵。
 


  内蒙古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境内有不少的名胜古迹,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当召、席力图召等。
  众所周知,蒙古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他们在草原上以打猎和放牧为生。在12世纪以前,他们上有金朝的野蛮统治,下有各部落间的战事厮杀,灾难深重的蒙古人民迫切需要统一安定的生活。
  1162年出生的铁木真是蒙古族内孛儿只斤部的贵族,能征善战,先后打败了横行草原的几个蒙古部落,1206年,他统一了蒙古各部,并获得了“成吉思汗”这一尊称。从此,蒙古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军事奴隶制国家建立了。

 


  接下来,完成了内部统一的铁木真开始了对外扩张的过程。1211年,他亲率大军向金朝进攻,一路连下90多座城池;1215年,成吉思汗再次发兵南下,很快攻占了华北地区;1218年至1223年间,西征的蒙古军占领了中亚细亚和南俄罗斯草原,使疆域扩张到了欧洲大陆。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随后又灭亡了南宋王朝,继而开始了蒙古人对中国全境长达98年的统治。


内蒙古城市指南

美食

 

内蒙古呼和浩特美食介绍:

  呼和浩特的餐饮多具蒙古族特色,风味小吃也不少,如烧麦、杂碎、背子、奶茶、麻页、果条等。

  特色佳肴:

  烤全羊、手把肉、烤羊腿、奶皮子、奶豆腐、马奶酒、昭君酒等。

  推荐:其中手把肉和烤全羊最为出色,火焰上整只肥羊烤得哔叭作响,脆皮焦黄,遍体流油,香气扑鼻,令人垂涎。

  小贴士:美食虽然好吃,但应时刻保持清醒,有的餐厅烤全羊开价千元!如果吃完再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吃前切记询问好价格。

 


烤全羊


  呼和浩特的饮食基本以北方饮食为主,饮食文化中吸收了蒙古族和回族的做法、吃法,极具代表性的是蒙餐,如格日勒阿妈蒙餐厅。回民小吃在市内也很流行,伊斯兰风情街路东有一条回民小吃街,里面有烤羊肉串、烧麦、羊杂碎等等,绝对让你一饱口福,流连忘返。

  呼和浩特地区的特色饮食主要有羊背子、烤全羊、涮羊肉、手把羊肉、烤羊腿、血肠、肉肠、羊杂碎汤、稍麦(烧麦)、莜面、马奶酒、奶茶、奶皮子、奶豆腐、奶酪、油香、麻花、馓子等,还有地方特色与传统风味完美结合的托县炖鱼、和林炖羊肉等也闻名于呼市地区。
 
  还有不得不说的是,由于呼和浩特市也是走西口的目的地,所以也同样吸收了山西、陕西的一些特色,在大召附近有美味的刀削面、饸饹(héle)面、剔鱼子、煮鱼等等。

  呼和浩特市位于京包铁路线上,近年来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较快,加之有着鲜明特色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呼和浩特服务业的发展也非常迅猛,市区内餐饮场所众多,可以吃到南北各地不同的美味佳肴。

  呼和浩特是以蒙古族为主要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些曾经驰骋草原,以马背为生的民族,他们的饮食也很有特色,主要分为白食和红食两大类。

  白食主要是指奶制品,以牧区的牛、羊、马、驼奶为原料而制作的各种食品,其中以牛奶为上品、羊奶次之、马奶用作饮料或酒制品、驼奶则多作酒曲或药引,主要品类有饮用的鲜奶、酸奶、奶酒和食用的奶皮子、奶酪、奶酥、奶油、奶豆腐等。

  红食则是肉质食品的统称,蒙语称为“乌兰伊得干”,主要是以羊肉、牛肉以及一些野味等做成的食品,红食中以烤全羊、羊背子、手扒羊肉、羊肉串、涮羊肉最为出名。对于慕红食之名而去的游客而言,需要注意的是,牧民的宰杀是有季节性的,农历五月以后,牛羊渐肥,但天气炎热,不利于贮藏,故只能随吃随杀,一般不杀牛;而要是到了小雪前后,天气寒冷,易于贮藏,牧民便会在牛羊还没有减膘时就大量

交通

交通介绍
  有呼和浩特至北京、上海、广州、乌兰巴托、海拉尔等区内外18条航线和2条国际航线。

  火车:现有19条国有铁路干线、12条支线、5条地方铁路,与北京、西安、海拉尔、兰州、银川等数十个城市均有火车通行。 

  汽车:先进的呼包高速公路已建成使用,已实现了各旗县通公路,许多世代闭塞的农牧区和边境地区也建起了公路,并开辟了与蒙古、俄罗斯边境省区通车的6条客运班车路线。

  市内交通:以市区为中心辟有近二十条公共汽车线路,通往城区各地。在火车站有1路公共汽车通往旧城,7路公共汽车通往新城。有数千辆出租车,遍及城市公共场所及大街小巷,昼夜服务。

购物

广阔的内蒙古草原,优雅的绵延在中国的北边,不要以为一片草原不会有什么值得游客购买的东西。在内蒙古,从各种野生菜蔬、药材到精美的工艺品样样俱全,并且洋溢着浓浓的民族风味。各个主要城市和旅游地又各有自己独特的商品提供给游客。

 


  1.呼和浩特——山羊绒、地毯、呼呼尔、蒙古族角雕和驼形组合蒙古刀:
  (1)山羊绒:山羊绒系从山羊身上用铁丝子抓下来的细绒。据其颜色,可分为白绒、紫绒、青绒三种。
  (2)内蒙古地毯:内蒙古地毯系选用当地优质绵羊毛为原料,用化学颜料和植物颜料染色,再经过手工编织、化学水洗等工艺加工而成。
  (3)呼呼尔:呼呼尔即鼻烟壶,牧民男子常系于腰间,它既可清除鼻塞,提神醒脑,又是一种特殊的“名片”。
  (4)蒙古族角雕:在日常生活中,蒙古族有制作和使用角雕用品的习惯,非常精美。
  (5)驼形组合蒙古刀:驼形组合蒙古刀是牧民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也是室内装饰品。
购物地点推荐:买名特产品,可到新城西街的新世纪广场,中山西路的天元商厦,或五塔东街的满都拉商贸大厦。如果你对内蒙古民间工艺品感兴趣的话,则可以锡林北路的内蒙古文物总店去。

  2.鄂尔多斯——阿尔巴斯山羊和鄂尔多斯细毛羊、沙枣、酸毛杏、海红子和鄂尔多斯酒等:
  (1)山羊绒:鄂尔多斯盛产山羊绒,山羊绒是一种高级的毛纺原料,山羊绒是一种高级的毛纺原料,鄂尔多斯的山羊绒以轻、软、柔、暖等特点而闻名中外。
  (2)沙枣:形似野酸枣,色呈金黄,味甘肉厚,儿童、妇女喜欢食用。沙枣果实淀粉含量很高,营养丰富,沙枣面掺到粮食里吃,也别有风味。
  (3)酸毛杏:六月份,当杏长到指甲盖那么大的时候,人们就从树上把它摘下来,或自食或拿到市场上出售。这种半生半熟、极酸的山杏,被当地人美称为酸毛杏。酸毛杏倍受年轻妇女的青睐。
  (4)海红子:形似山楂,不同的是它的表皮光滑、闪亮,海红子既是土特产,又是鄂尔多斯的一大景观。准格尔旗马栅乡、五字湾乡、卜尔洞沟乡是海红树荟萃之地,崖畔、沟谷、山坡……都生长着生机勃勃、万木争荣、叶绸荫翠的海红树。
  (5)鄂尔多斯酒:东胜市制酒厂生产的鄂尔多斯酒,采用传统生产工艺和先进的科学方法,以优质高梁和玉米为原料,稻壳为辅料,用清蒸混入的操作工艺,精心酿制而成,有“清亮透明、香气纯正、入口柔和、余味干净”等特点。
购物点的推荐:鄂尔多斯购物中心、每天百货都市、民生商场、北国新天地购物中心等都是大型的综合性商场,在这些地方购物比较放心。东胜区长途车站旁有家很大的封闭集贸市场,出售的商品中有大量的各种土特产。

  3.阿拉善盟——黑木耳、黄芪、麝香、黄焖羊羔肉、酿皮子孙等。
  (1)黑木耳:又名云耳,生于枯死的树干上。由于黑木耳胶体有巨大的粘附力,能起洗骨作用,因此是冶金、采矿、国防工业、纺织工业及理发业工人的保健食品。有益气强身、活血止痛之效。
  (2)黄芪:内蒙古黄芪又称正北芪。黄芪以根入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中医学上有“圣药”之称,亦可作为滋补食品。内蒙古黄金黄色含粉质、糖份高、条秆粗壮,前身色鲜黄,畅销国内外。
  (3)麝香: 雄麝香腺中分泌物干燥而成的香料。干后为红棕至暗棕色的颗粒状物质,具有令人不快的臭味,但经高度稀释后放出特有的香气。主要香成分为巨环麝香酮,保香力极强,是极名贵的香料。
  (4)黄焖羊羔肉:阿拉善传统名菜。选用阿拉善滩羊羔肉,剁成小方块,辅以少量酱油、调料等,再放蛋黄、粉面、优粉,抓拌后过油,炸成金黄色,扣在碗内,放入肉汤,加酱油、葱段、花椒、大料,上笼蒸20分钟左右取出,倒扣在汤盘内,将汤滤到锅里,加入味精,浇在羊羔肉上,再放点木耳菠菜叶等即可上席。
  (5)酿皮子孙:是阿拉善独特的风味小吃之一,味美爽口,经济实惠,作为“快餐”,到酿皮摊上,一二分钟既可到口,很受群众喜爱。
  购物地点推荐:巴彦浩特自古以来就是产自雪山大漠的各种土特产品的集散地,是阿拉善地区重要的商业中心。市区内商业繁荣,购物场所众多,龙信商城、驼旺购物中心、开元商厦、新华购物市场能现代化的大型购物商场中商品种类众多,品质优良。在吉兰泰路、新华街的苁蓉产品专卖店、阿拉善奇石馆等旅游购物商店,可以买到各种优质的土特产品。
  此外,满洲里、海拉尔、兴安盟、赤峰以及包头等地都可以买到多种多样的商品。发菜、甘草等也是购物者不可错过的内蒙古特产。

文化地理


红山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与黄同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摇篮。在红山后遗址出土代表性文物“玉龙”已被被誉为“华夏第一龙”。并有绚丽多彩的契丹辽文化遗址,200余年的辽王朝辉煌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明珠。目前,红山区的生态旅游也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绿化园林面积逐渐提高。长青公园、红山公园、红山国家森林公园、赤峰植物园和带状公园五个公园,总占地面积4370公顷,作为城区南部绿色屏障德.3万亩南山生态园区正按高标准城市园区设计要求加紧建设,以辽文化为主题的一大批人文景观为南山生态园增添了新的亮点。

活动

鄂尔多斯娱乐

  “那达慕”是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集会,带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的特点。每当举行“那达慕”,整个草原热闹非凡。牧民们身着艳丽的服装,骑着马或骆驼,坐着勒勒车,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参加赛马和摔跤的选手们,身着华丽的彩衣,显得英武神奇。

 

  呼伦贝尔娱乐
  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祭敖包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袭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为山的高大雄伟,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灵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观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其内容、形式方面都有了变化。
  摔跤   摔跤是蒙古族人民最隆重的竞技活动之一,700多年前就已成为那达慕大会男子比赛项目。 蒙古式摔跤别具一格,它在服装、比赛程序、规则与场地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正式比赛要穿讲究的赛服--昭得格:上衣是用多层帆布或香牛皮制做的坎肩,袖臂盖背,上边钉满银钉或铜钉,后背中间有圆形银镜或"吉祥"之类的字,腰际系着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围裙。下身穿肥大"班斯勒"摔跤裤,是用32尺或16尺白布制作的(有的地区习惯用各种鲜艳的绸料制作),宽大多褶,外边再套上绣满各种花卉或鸟兽等美丽图案的套裤。脖子上系着象征历次比赛成绩的彩色"景嘎"(项链)。赛时脚穿蒙古靴或马靴,煞是威风。

  锡林郭勒盟娱乐 
  娱乐活动有:骑马、乘驼、坐勒勒车、套马驯马打马鬃、牧羊、狩猎、祭敖包、那达慕、蜜月、考古、保健疗养、马奶酒节、民族服装节、民族歌舞体育节、漂流、滑沙、冰雪、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拉力赛。

  呼和浩特娱乐

  与其他的旅游区不同,由于受自然环境、生活习惯、民族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呼和浩特的旅游娱乐项目有些是在露天进行的。
  每到节日或庆典日,人们就会聚集起来,在广袤的大草原上载歌载舞、场面热闹非常。
这里的娱乐项目包括:赛马、摔跤、射箭等等,充分体现了呼盟人民豪爽大方、热情好客、多才多艺的非凡气质。

实用信息

兴畜节    每年正月和清明前后

  兴畜节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爱畜如子。我国古代,家家都讲究人丁兴旺,但对于草原上纯朴的牧民来说,畜群兴旺也是一样的重要,因为畜群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资产。所以正月里人过春节的时候,也不忘给牲畜过新年。

  兴畜节在蒙古语中称为“玛力音新敖如鲁呼”,也可译作“迎春宴会”,是蒙古族牧民很早以来的传统习俗。这一节日没有固定日期,大体在正月和清明前后,以每个村落为单位举行。节日时男女老幼集合在野外,支帐幕设锅灶,将所有牲畜赶来,查看膘情,研究春天接羔接犊的问题,给肥壮的种公畜挂彩。然后有摔跤、说书、唱歌、好来宝等娱乐,然后举行一些简单的宴会,欢庆节日。庆祝结束后,还会将这天的各种食品分发给大家一同享用。

  苏尼特人的兴畜节是在除夕这天举行,还会有给公羊进行抹画礼的重头戏。克什克腾旗的蒙古人,在二月初才给牲畜过新年,日期也不固定,需要事先约好。这一天,羊倌、牛倌、马倌、驼倌等有功之臣,都被请进中央大蒙古包里,跟德高望重的乡间父老并肩坐在一起。大家推选一个“尼尔巴”,即管总务的人,由他指导大家来进行各项仪式。仪式中间往往要穿插一些赛马、摔跤、射箭等小型比赛来活跃气氛。

 

  马奶节    每年夏季

  马奶节

  蒙古民族牧养五畜和挤取乳汁加工各种奶食品,是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的重要内容。奶食品又是牧民的主要饮食来源,所以每年开始挤新奶时都要进行一定的仪式,并进行聚会庆祝,希望获得更多更好的奶食品,这就是古老而具有典型性的马奶节。

  每年夏季开始挤马奶和中秋停止挤马奶时,牧民们都要举行马奶节。主人首先选定吉祥日子,并提前公布于众,到节日那天附近的牧民都来参加马奶节。马奶节的前两三天主人就挤马奶制作马奶酒。马奶节当日,由九位骑白马的骑士和主人共同举行仪式,并祭祀天地神灵,主人高声朗诵马奶萨察礼赞词,众人骑马随从绕场三周结束仪式,还要给种公马和头驹系哈达进行选拉礼。然后众人聚会畅饮马奶酒,庆贺马奶节,祝福风调雨顺,水草肥美,五畜兴旺,奶食丰收。

 

  篝火节    每年6月18日

  篝火节

  篝火节是内蒙古北部鄂伦春族人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鄂伦春人会燃起篝火,并集体围绕在篝火旁,载歌载舞,欢乐通宵。鄂伦春人对火神的崇拜历史悠久。他们认为火有驱邪祛污的作用,器皿衣物置于火上烘,被认为是变得洁净了。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春节的早晨要向火神供祭,祭时向簧火磕头祈福。每逢春节客人来拜年时,须先向火神敬拜。

  那达慕草原旅游节    每年7、8月间

  旅游节

  内蒙古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为蒙古族的“男儿三艺”,举办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各方面的灿烂文化。那达慕,蒙古语为“娱乐”或“游戏”之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开始以单纯的歌舞娱乐形式为主,后来增添了摔跤、射箭、赛马等比赛项目,场面隆重,气氛热烈。旅游节期间,游人可住在蒙古包品尝奶茶、还可以参与到骑射歌舞等节目中,充分体验草原民族的豪放自然的民族风情。

  查干萨日    每年农历12月23日至整个正月

  节日

  查干萨日,在汉语中译为“白月”,又叫做“白节”。在每年农历春节前后,草原上都要举行祭火、祝寿、拜年等活动来庆祝新一年的开始,这便是蒙古族的春节——“查干萨日”。

  祭火:熊熊的火焰象征着幸运吉祥,祭火即蒙古族对来年的祈福。

  祝寿:是为长者祈福的活动,农历12月25日、26日,给85、73岁高龄的老者祝寿;农历12月27日至除夕,向61、49岁的长者祝寿,祝寿时晚辈要向长辈行礼,以表祝贺。

  除夕:除夕夜,牧民家中都要摆放由点心、奶食、糖果等拼成的花盘,牧民间互邀喝茶,晚上则全家齐聚,开家庭宴会,这也是整个节庆的最高潮。

  拜年:拜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先是牧民集体祭敖包,然后开始家庭内部的拜年,需着装端正,手捧哈达,由晚辈到长辈,再由长辈至晚辈。

去了内蒙古都想去

去了内蒙古都去过